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

凯发k8国际

廉政动态
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
来源: 时间:2018/12/06
 
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
——写在中央八项划定出台六周年之际
 
    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厘革从这一天开启 ,一场脱胎换骨似的革命性重塑从这一天迈出坚毅程序。2012年12月4日 ,注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刻下辉煌印记 ,并随岁月的流逝愈发彰显出深远的历史意义。
  六年前的这一天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会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革新事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划定》 ,从而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
  解决了许多已往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刹住了一些已往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 ,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划定破题 ,六年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继续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剑指党内保存的种种问题和毛病 ,坚持严字当头、以上率下 ,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发动全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 ,开创了从严管党治党新局面 ,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爆发历史性厘革发挥了开路先锋和保驾护航作用。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形成“头雁效应”
  北京 ,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伟大的厘革——庆祝革新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在“历史巨变”展区“以革新立异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单位 ,一件特殊展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这是一张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用餐所在位于外地一家经济型酒店 ,菜单上也都是简单的家常便饭。
  中央八项划定出台后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于12月29日至30日前往阜平县考察 ,住的就是县招待所16平方米的房间 ,吃的就是农家大盆菜。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说到的就要做到 ,允许的就要兑现 ,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自己做起。”以行行动命令、以身教作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带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划定 ,为全党树立起辉煌规范。
  言出必信 ,行胜于言。
  六年来 ,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中央经济事情集会等重要集会 ,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对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无论是出席集会运动、考察调研 ,照旧出国会见 ,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对有关计划亲自过问、严格把关 ,催促有关方面比照中央八项划定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每年都集中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着重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等情况开展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研究进一步增强和革新作风的步伐。
  2017年10月27日 ,党的十九大落幕后的第三天 ,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会又从作风建设切入 ,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的实施细则》 ,对八项划定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 ,为全党作出楷模。
  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主要卖力同志把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纠正“四风”事情纳入全面从严治党阵势 ,自觉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对标 ,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紧抓不放、狠抓不松 ,形成以上率下、齐抓共管的良好事情局面。
  2018年4月 ,国家监委建立不久 ,中央纪委即印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班子关于革新事情作风的实施步伐》。作为作风建设的监督执纪机关 ,六年来 ,从率先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运动、清理规范培训中心 ,再到对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的纪检监察干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凭据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 ,把自己摆进去 ,从自身做起 ,带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 ,带动努力转作风、改作风。
  直面突出问题 ,小切口翻开大花样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2018年11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所在出下层事情保存的“痕迹治理”普遍、检覆按核名目繁多等问题 ,亮明党中央的明确态度。
  关于形式主义、权要主义等“四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重复提及 ,一直高度重视。
  党的十九大落幕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针对亮相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 ,拿出过硬步伐 ,扎扎实实地改。
  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 ,重点纠正一些领导干部敬服羽毛、回避问题、庸懒无为 ,一些下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冷硬横推问题。9月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权要主义的事情意见》 ,剑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目标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安排、联系和效劳群众、履职尽责和效劳经济社会生长、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等4方面12类具体问题。
  作风建设 ,重在抓细节 ,必须环环抓。六年来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抓早抓小、以小见大 ,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小切口翻开了作风建设的大花样。
  从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滥发钱物、收支私人会所等具体问题抓起 ,严肃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糜烂” ,深入治理潜入培训疗养机构吃喝玩乐、高等小区“一桌餐”、调研考察乘车旅游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从干部和群众反应强烈的“文山会海”、检覆按核过多过滥、调研搞形式走过场、群众效劳难慢等具体问题抓起 ,严肃整治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安排中亮相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 ,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不继续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干部作风方面保存的突出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从小处抓起 ,从点滴做起 ,以小见大 ,由易到难 ,推行动风整体好转。
  中央八项划定出台以来 ,截至2018年10月底 ,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中 ,违纪行为爆发在2013至2018年各年度的划分占42.1%、17.1%、14.6%、11.9%、10.3%、4.0% ,“四风”增量问题总体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 ,基本刹住面上“四风”突出问题。
  扭住不放、寸步不让 ,密织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11月27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了10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的汇总情况。数据显示 ,当月共查处问题5585起 ,处理7819人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672人。
  这已是中央纪委第62次对外宣布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查处数据。从2013年8月建立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月报制度起 ,中央纪委坚持每月按期果真宣布查处数据 ,向社会不绝释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只有连续努力、久久为功 ,方可善作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 ,凭据党中央的要求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钉钉子的精神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整治 ,不绝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生长 ,持之以恒抓常抓细抓长 ,有力增进了全党作风转变。
  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 ,已往一直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党的十九大后 ,中央纪委建立并严格落实紧盯重要节点假期“四风”问题值班、督办和报告制度 ,由中央纪委“一竿子”插究竟、直接督办 ,以此撬动各地区各部分各单位盯紧盯住节日期间“四风”问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从月饼粽子、烟花炮竹、贺卡挂历等“小事小节”破题 ,连续紧盯“节日糜烂”不松开 ,每逢节点都通过下发专门通知、开设监督举报专区、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宣传引导、集中通报曝光等方法 ,提要求、打招呼、抓监督、严查处、强震慑。另一方面 ,不绝强化党内监督 ,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情况作为日常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 ,立足日常监督 ,通过明察暗访、交叉互查、专项督查等方法 ,提高监督水平和发明问题能力。
  与此同时 ,监督手段也在不绝转型升级。中央纪委先后开通了“一网一端一微(纪检监察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四风”监督举报平台 ,与古板的来信、来访举报一道形成“五维”立体化监督举报网。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和新技术 ,大大拓宽监督渠道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形成群众监督的浓厚气氛。
  力度一刻不减 ,连续牢固“不敢”气氛
  11月29日 ,中央纪委果真曝光六起形式主义、权要主义典范问题。这是中央纪委第一次在党内专题通报并向社会果真曝光形式主义、权要主义典范问题 ,是牢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结果、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了坚决整治形式主义、权要主义的强烈信号。
  自2013年12月17日 ,中央纪委第一次点名道姓向社会果真曝光10起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典范问题起 ,截至2018年11月底 ,中央纪委共通报曝光40批230起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典范问题 ,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其中 ,果真曝光了2批次13起形式主义、权要主义典范问题。
  连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在全国规模内形成了“四风”露头、人人喊打的气氛 ,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纠正“四风”不绝发力加压、动辄则咎的一个鲜明例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把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 ,对违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对巡视、信访和执纪审查中发明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理 ,审查工具的“四风”问题优先查处和通报 ,深挖细查、决不放过 ;对规避组织监督、不收敛不收手的 ,岂论职务崎岖一律从严查处。同时 ,关于纠正“四风”事情不力的 ,进行严肃问责。
  据统计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月至10月全国因统领规模内爆发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被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领导干部辨别为6010余人、6770余人、9240余人、8850余人 ,问责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问责力度不绝加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牢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结果 ,继续整治“四风”问题 ,坚决阻挡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今年2月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再出发 ,将紧盯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情况、紧盯“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作为深化政治巡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处党的十九大后迎风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的问题上升到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的高度来认识 ,对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四风”问题 ,坚持发明即查、露头就打 ,对屡搞“四风”且主观故意特别卑劣、违纪性质特别严重、在群众中造成极为不良影响、松弛党的形象和声誉的 ,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重惩办 ,可以直至给予取消党内职务、留党观察 ,甚至开除党籍等重处分。对党的十九大后继续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 ,岂论职务崎岖 ,原则上都点名道姓通报或曝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截至2018年10月31日 ,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划定精神问题254808起 ,处理党员干部349552人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
  连续立规明矩 ,扎紧从严约束的制度笼子
  今年8月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宣布。
  值得一提的是 ,新《条例》在吸收纠正“四风”实践经验基础上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奢靡享乐之风的隐形变异问题和形式主义、权要主义典范体现 ,不绝扎紧制度篱笆 ,筑牢不可触碰的底线。
  抓作风建设 ,如何既治标又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在坚持中见常态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纠正“四风”、革新作风 ,制度建设必须贯串始终。六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步伐 ,用制度牢固了作风建设结果 ,为党员干部划出了行为界限 ,为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提供了基础性制度包管。
  党中央注重顶层设计 ,围绕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 ,制定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阻挡浪费条例》等重要规则 ,把抓作风从严的要求落实到《中国共产党支部事情条例(试行)》等规则制度中。
  中央各部分注重重大制度的细化配套 ,面向全国出台完善了公务接待和差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因公出国(境)、集会培训等方面的具体划定。各地区各部分各单位普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的实施步伐、细则及配套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度划定为依据 ,严肃执纪问责 ,监督制度贯彻执行到位。同时 ,催促各地区各部分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对作风建设有关制度进行“体检” ,检查落实中央八项划定精神的制度步伐执行情况 ,实事求是地对制度步伐加以修订完善、细化优化 ,使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随着规则越来越明晰 ,一条条制度红线绑住了“任性的权力”。
  “八项划定改变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铁八条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央八项划定试出了人心向背 ,厚植了党的执政基本。
  作风建设永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六年 ,是纪念 ,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记者王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