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民主治理条例》全文

凯发k8国际

政策规则
《安徽省企业民主治理条例》全文
来源: 时间:2017/05/18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告
(第十二号)
    《安徽省企业民主治理条例》已经2014年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集会通过,现予宣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1月22日

 
安徽省企业民主治理条例
2014年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集会通过)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推进企业民主治理,包管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正当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进企业科学生长,凭据有关执法、行政规则的划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
  本条例所称企业民主治理,是指企业依照有关执规律则的划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民主形式,组织职工加入企业治理和监督的运动。
  第三条  企业应当凭据正当、果真、公正的原则,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事务果真制度。公司制企业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划定建立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
  企业应当尊重和包管职工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加入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为职工加入民主治理提供须要的条件和经费包管。
  企业卖力人应当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依法履行职责。
  职工应当尊重和支持企业依法经营和治理,有序加入企业的民主治理。
  第四条  企业工会应当引导职工热爱企业、体贴企业生长,组织职工依法加入企业民主治理,维护职工正当权益。
  上级工会应当支持、指导和资助企业工会组织职工依法加入民主治理,对企业实行民主治理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  企业方面代表应当推动企业实行民主治理,增进企业科学生长。
  本条例所称企业方面代表,是指企业方面的联合会、协会、商会等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代表企业的社会组织。
  第六条  企业民主治理应当依法进行,尊重职工加入民主治理的权利,支持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维护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正当权益。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分、国有资产监督治理机构、监察机关等,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对企业民主治理事情提供效劳和指导、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八条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民主治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治理权力的机构。
  企业应当在开业之日起一年内召开首次职工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九条  县级以下一定区域内或者行业内若干小微企业,可以通过选举代表联合建立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区域、行业工会卖力组织建立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并作为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事情机构,担负日常事情。
  第十条  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具体任期由职工代表大会凭据实际情况确定。
  职工代表大会因故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应当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决定。
  第十一条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集会和卖力处理集会期间的相关事项。主席团成员从职工代表中选举爆发,其中工人、技术人员、中级以下治理人员应当凌驾半数。主席团成员中应当有女职工代表。
  第十二条  职工代表大会凭据需要,可以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小组),卖力治理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事项。
  第十三条  职工代表凭据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组),并推选团(组)长。
  企业可以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团(组)长联席集会制度。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联席集会凭据职工代表大会授权,卖力处理临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并提请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予以确认。
  第十四条  企业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事情机构,卖力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事情。
  企业工会履行下列企业民主治理职责:
 �。ㄒ唬┞袅χ肮ご泶蠡峒嶙急负妥橹虑�,提出职工代表选举计划,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提出职工代表大会建议议题和有关计划;
 �。ǘ┘喽郊觳橹肮ご泶蠡峋鲆榈闹葱星榭龊椭肮ご泶蠡崽岚傅闹卫砬榭觥⑵笠凳挛窆媲榭�;
 �。ㄈ┙⒂胫肮ご淼牧抵贫�,征求职工代表的建议,受理职工代表的申诉,维护职工代表的正当权益;
 �。ㄋ模┳橹肮ぱ爸垂媛稍蚝拖喙匾滴裰�,提高职工的素质,勉励职工就企业经营治理、技术立异、技术革新、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十五条  企业可以召开职工大会。职工大会适用本条例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划定。
  
第二节      
  第十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企业民主治理职权:
 �。ㄒ唬┨∑笠倒赜谏ぜ苹⒛甓壬卫怼⒗投踉己图逄踉记┒┞男小⑵笠的采⑵笠到赡缮缁岚芊押妥》抗鸬缺ǜ�,提出意见和建议;
 �。ǘ┥笠橛泄乩投杲稹⑹虑槭奔洹⑿菹⑿菁佟⒗投参郎芨@⒅肮づ嘌怠⒗投吐梢约袄投ǘ钪卫淼戎苯由婕爸肮で猩砝娴墓嬲轮贫然蛘咂笠蹈镄碌戎卮笫孪罴苹�,提出意见和建议;
 �。ㄈ┥笠橥ü逄踉疾莅负妥ㄏ罴逄踉疾莅�;
 �。ㄋ模┭【倩蛘呙庵肮局破笠抵械闹肮ざ隆⒅肮ぜ嗍�,选举依法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的债权人委员会中的职工代表;
 �。ㄎ澹┥蟛榧喽狡笠抵葱欣投⑸缁岚苤垂媛稍�,履行集体条约和劳动条约,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企业事务果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治理职工代表大会提案情况;
 �。┲垂媛稍蚧ǖ钠渌叭�。
  第十七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除行使第十六条划定的企业民主治理职权外,还行使下列职权:
 �。ㄒ唬┨『蜕笠槠笠倒赜谕蹲省⒌1!⒆什怼⒋蠖钭式鹗褂谩⒅卮蠹际醺镄隆⒉莆裨ぞ鏊恪⒁滴裾写咽褂玫惹榭龅谋ǜ�,企业公积金的使用等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ǘ┥笠橥ü笠等宋鹘饧苹�,奖金分派计划,企业年金计划和奖惩步伐,以及职工裁人、分流、安顿计划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ㄈ┒云笠档暮喜ⅰ⒎至ⅰ⒏闹啤⒔馍ⅰ⑸昵肫撇戎卮笫孪钐岢鲆饧徒ㄒ�;
 �。ㄋ模┨∑笠抵卫砣嗽毙匠晁健⒅拔翊觥⒅拔裣押鸵滴裣岩约傲嘧月苫ㄖ葱星榭�,评议、监督企业中级高级治理人员,提出奖惩及任免建议。
  第十八条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除行使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划定的企业民主治理职权外,还行使下列职权:
 �。ㄒ唬┲贫ā⑿薷钠笠明日鲁毯推渌匾嬲轮贫�;
 �。ǘ┮婪ㄑ【佟⒚庵啊⑵赣谩⒔馄钙笠德袅θ�;
 �。ㄈ┥笠榫龆ㄖ肮じ@戎卮笫孪�。
  第十九条  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区域、行业内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劳动、社会包管执规律则情况等报告,讨论通过区域、行业集体条约草案和专项集体条约草案。
  
第三节  集会制度
  第二十条  职工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集会。每次集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
  遇有重大事项,经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企业工会或者企业提议,可以召开临时集会。
  第二十一条  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可以由企业工会广泛征集职工意见后提出,也可以由企业提出,经企业工会与企业协商后确定。议题内容应当属于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规模。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集会议题草案,应当在集会召开七个事情日前以书面形式送达职工代表,并向职工宣布。
  第二十二条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及表决通过重要事项,应当接纳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分项表决。选举及表决事项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选举结果应当就地宣布。
  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重要事项等应当形成书面质料,并在七个事情日内宣布。
  第二十三条  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在其职权规模内审议通过的决议和事项,非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不得变换或取消。
  职工代表大会应当尊重并支持企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照执规律则划定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
  
第四节  职工代表
  第二十四条  职工代表应当以班组、科室等为选举单位,由职工直接民主选举爆发。规模较大、治理条理较多的企业的职工代表,可以凭据分公司、分厂、车间、区队以及其他分支机构设立选举单位,经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爆发。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试行职工代表竞选制。
  选举、免职职工代表,应当召开选举单位全体职工集会�<嵊Φ庇腥种陨现肮ぜ尤�。选举、免职职工代表的决定,经选举单位全体职工的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第二十五条  职工不满一百人的企业一般召开职工大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不得少于三十名;职工一百人以上不满一千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以三十名为基数,职工每增加一百人,代表名额增加十名;职工一千人以上不满五千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以一百二十名为基数,职工每增加一千人,代表名额增加三十五名;职工五千人以上的企业,代表名额不得少于二百六十名。职工代表名额应当是单数。
  在职工代表大会届期内,企业职工人数爆发明显变革的,应当凭据前款划定对代表名额作出相应增减。
  第二十六条  职工代表中企业中级高级治理人员一般不凌驾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女职工代表、集中安顿残疾人企业的残疾人职工代表、使用劳务派遣工企业的劳务派遣工代表的比例不低于女职工、残疾人职工、劳务派遣工在本单位职工总量中所占比例。
  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凭据企业职工人数的适当比例分派到组成企业。每个企业至少应当有两名职工代表。
  第二十七条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与职工代表大会届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职工代表泛起缺额时,应当按划定的条件和程序在原选举单位实时补选。
  第二十八条  职工代表履行职责受执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故障和攻击抨击。
  企业不得因职工代表履行职责扣发、降低其人为、福利,调动其事情岗位或者免除职务、降低职级,单方变换或者解除其劳动条约。
  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代表,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第二十九条  职工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ㄒ唬┭【偃ā⒈谎【偃ê捅砭鋈�;
 �。ǘ┘尤胫肮ご泶蠡峒捌涫虑榛棺橹拿裰髦卫碓硕�,对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有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
 �。ㄈ┰谥肮ご泶蠡岜栈崞诩�,通过工会组织对企业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ㄋ模┲垂媛稍蚧ǖ钠渌ɡ�。
  第三十条  职工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ㄒ唬┳袷刂垂媛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完本钱职事情,体贴支持企业生长,积极加入企业民主治理;
 �。ǘ┨≈肮ざ云笠瞪卫淼确矫娴暮侠砘ㄒ椤⑸婕爸肮で猩砝娴囊饧鸵�,并客观真实地向企业反应;
 �。ㄈ┘尤肫笠抵肮ご泶蠡嶙橹脑硕�,执行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事项;
 �。ㄋ模┫虮狙【俚ノ坏闹肮けǜ婕尤胫肮ご泶蠡嵩硕吐男兄霸鹎榭�,接受职工的评议和监督;
 �。ㄎ澹┎坏眯孤镀笠档纳桃得孛芎陀胫恫ㄏ喙氐谋C苁孪�;
 �。┲垂媛稍蚧ǖ钠渌逦�。
  
第三章  企业事务果真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实行企业事务果真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事务果真民主治理质量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
  第三十二条  企业主要卖力人是实行企业事务果真的责任人。企业应当确定相应机构或者专人卖力企业事务果真的日常事情。
  第三十三条  企业实行企业事务果真应当遵循正当、实时、真实、有利于职工权益维护和企业生长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所涉及的事项和其他重要事项,应当实时向职工果真。
  其他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之外,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向职工果真。
  第三十五条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事务果真的主要途径。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通过企业事务果真栏、企业情况宣布会、联席集会以及单位内部报纸、刊物、板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果真。
  企业事务果真应当分条理进行。除了在企业一级进行果真外,还应当在分公司、分厂、车间、区队、班组进行。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实时听取和了解职工对企业事务果真的意见,对职工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在三十日内给予回复或者说明;需要整改的,应当接纳步伐整改,并在三十日内将整改情况予以果真。
  
第四章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
  第三十七条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爆发。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候选人在公司工会卖力人和其他职工中推选。公司高级治理人员不得作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候选人。
  第三十八条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应当听取职工意见,反应职工意愿,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事情,接受职工监督,并与公司的其他董事、监事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三十九条  公司应当支持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依照执规律则和公司章程开展事情,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履行职责提供须要的事情条件。
  公司不得因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履行职责扣发、降低其人为、福利,调动其事情岗位或者免除职务、降低职级,单方变换或者解除其劳动条约。
  第四十条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不履行职责的,经三分之一以上的职工代表联名提议,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可以免职,并报上一级工会备案。执规律则另有划定的除外。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应当将企业实行民主治理情况纳入劳动包管监察的内容,并列入企业劳动包管守法诚信档案。对故障企业职工开展民主治理运动、侵害职工民主治理权利的行为,应当凭据法定程序实时进行视察处理,并将视察处理结果依法向社会果真。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应当增强对企业民主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企业侵犯职工民主治理权利的行为,可以发出工会劳动执法监督整改意见书,要求企业限期纠正;对逾期不纠正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提出工会劳动执法监督处理建议书。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应当实时视察处理,并将结果通报地方总工会。
  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依法对企业实行民主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时,企业应当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说明。
  第四十三条  评选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涉及生产经营治理等荣誉称呼时,应当将企业实行民主治理情况作为评选依据之一。
  第四十四条  企业工会与企业因民主治理事项爆发争议的,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可的,提请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会同同级地方总工会、企业方面代表协调解决。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会同同级地方总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的劳动关系三方协集合会制度,就涉及企业民主治理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协商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第六章  执法责任
  第四十六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划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和工会组织有权向企业提出意见,企业应当实时纠正;拒不纠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分将该企业列入企业劳动包管守法诚信档案,并按期向社会宣布:
 �。ㄒ唬┪匆婪ń⒅肮ご泶蠡帷⑵笠凳挛窆妗⒅肮ざ隆⒅肮ぜ嗍碌让裰髦卫碇贫鹊�;
 �。ǘ┪凑倏蛘呶雌揪莼ㄕ倏肮ご泶蠡岬�;
 �。ㄈ┯Φ碧峤恢肮ご泶蠡嵘笠椤⑼ü⒕龆ā⒀【俚氖孪疃惶峤坏�;
 �。ㄋ模┯Φ惫娴氖孪畈还婊蛘咝榧俟娴�;
 �。ㄎ澹┎恢葱兄肮ご泶蠡嵋婪ㄗ鞒龅木鲆椤⒕龆ǖ�;
 �。┢渌シ幢咎趵ǖ男形�。
  第四十七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划定,因职工代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履行职责,扣发、降低其人为、福利,调动其事情岗位、免除职务、降低职级,或者解除其劳动条约的,依照《安徽省集体条约条例》第四十八条的划定处理。
  第四十八条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违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决定,损害职工民主权利和企业利益的,由所在企业工会进行批评教育;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担负赔偿责任。企业工会可以提请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免职其职务。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划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故障职工行使民主治理权利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执法责任。
  第五十条  政府有关部分及其事情人员违反本条例划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  工会事情人员不凭据本条例划定履行职责,损害企业和职工正当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纠正,并可以予以处分;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担负赔偿责任;选举爆发的工会事情人员可以依照《中国工会章程》予以免职。
  
第七章 附    
  第五十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民主治理,参照本条例执行,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治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执规律则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的事业单位除外。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网站地图